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v1.1,修正下标语法错误问题,此为本人第一篇小小说。
诗曰:
桐月秋枫漫山红,日照霜降人间匆
秋来夏去复迭重,无趣无谓叹无踪
初秋的风总是带着一丝丝的凉意,微风阵阵,凉风习习,最是令人惬意不过。
“嗝!嗝!痛快痛快!张老头的五年陈酿当真不是吹嘘的,好久没喝得这么痛快了!”醉酒的王七摇头晃脑不知所路胡乱地走着走着,忽的一看,“噫!这不是村外的乱葬岗吗,怎的走这来了!晦气晦气!”霎时酒醒了大半,正待转头归去,却见空中似有异物,且愈加近了。
今村[1],北通火罗岭[2],南极五山。村景自然气息浓厚,林木茂盛,流水湍湍,确是一番好风景。此刻村内却是:
白帛阵列黄纸飞,初秋风起悲寒云。
人人惶恐带惧色,瑟瑟无助求仙临。
“娘,今日怎的这般热闹,只是那呜呜的喇叭声甚是烦人”
“嘘!小孩子莫要多话!”
旁边一年长者叹了口气又仿佛自言自语道:“这村中无赖王七,几日前暴毙于乱葬岗,死便死了,死状却极为骇人,全身血肉干瘪,空剩一副骨架,眼眶里两颗鼓突突的眼球似要破框而出,嘴巴大张,也不知是甚么妖物给害了!作孽呀,现村里人心惶惶,皆言僵尸作乱!这可如何是好!如今之计非往县城走一遭不可,贴榜求助高人除妖!”
月黑夜,郊外的乱葬岗上杂草丛生,断碑残垣随处可见。阴风阵阵,时有狼嚎伴随着哭吟声传来,耸人听闻,疙瘩立现。倏忽狂风四起,灵幡猎猎作响,漫天飞舞的惨白色纸钱,在这无人荒野更是增添了一份诡异。村民唯恐避之不及的险地,此时却来了一老一少两人。
只见年少者:
身长七尺,肌肤晶莹
脸容清秀,白里透红,双目似有神光
头戴玄冠,身披黄裙
腰挂香囊,后背剑盒,好个英武少年郎
那年长者:
平顶冠, 八风衣
下着方裙,脚踏朱履
发须皆白,面容和蔼,心中却纳乾坤万物。
神仙人物临鬼域,择时做法为民生。
细看下,竟是龙虎山天师教第六十二代掌教张元旭天师[3],那少年郎不是天师三弟子三溪却是谁。
“徒儿,你我师徒二人下山游历已三月有余。今日乃中元鬼节,地府洞开,万鬼巢来。前日远观此地,只见黑云蔽日,怨气凝滞半空,久久不能散去,断有魑魅魍魉于此兴风作浪。今番揭榜来此,据村长所述,当是僵尸作怪无疑了。”
“嘻嘻!此等妖物,师傅所除不下八十,何足挂齿,信手拈来罢了!一会它要是敢现身,僵尸也好,飞尸也罢。我倒是想试试,是它的铜皮铁骨硬,还是我的五雷掌更硬些!”
“你这混小子,本教天雷道法你不好好修习,旁支武艺倒是颇为上手。”
师徒俩言语间手脚却不曾停顿,插幡、画符、设坛、布阵,不大工夫便布置完毕。“今日鬼门关大开,阴气旺盛,此处若有妖物,必现身于此。”
月满亏,血月现,国将衰,气数尽,祸乱生
只见不远处的土包拱起,恰似土龙翻身,刹那间地动山摇。碎石在不断震动,似有异物欲冲破束缚,重现人间。伴随着山崩地裂般的一声轰隆巨响,泥土四溅,慌得三溪急回头睁眼一看。
“吓!铜甲尸!”
头顶雕翎盔,翘尖薄底靴。
铁戟虎髯公,双目精光射。
红闪缎面甲,缕花黄杏袍。
铜皮兼铁骨,刀枪皆不入。
骑射刀剑斧,十八武艺精。
戎马扫天下,满洲巴图鲁。
也曾忠君事,渐生骄横态。
南书房受缚,鳌拜魂断处。
“鳌太保,且吃我一掌!”话语间三溪步伐变幻,下足用劲,一跃而起已过三丈。运转周天,真气澎湃,一声长啸间腰椎甩动带动臂膀,一掌拍出,真气凝而不散,神似猛虎出闸势不可挡又夹杂着一股浩然正气正面轰向鳌拜,正是五雷掌第一式:雷虎出山!
只见鳌拜顿一顿脚,地面霎时龟裂,一股巍然不动之势霍然而发,右身微侧,右臂横前,以战车冲锋之态悍然迎上。“来得好!”电光火石间三溪掌势忽变,真气鼓荡间狂风忽现,气息汹涌,势若奔雷刚猛无比的一式天雷风行便将鳌拜轰飞。鳌拜双脚后跟探地,在地上拉出两道深长的沟壑,所到之处树木尽皆粉碎,正巧被轰回刚刚给炸开的洞内。
“这厮好生凶悍,一身横练功夫生前怕是已炉火纯青,身躯更是强悍无比,短接之下,手掌竟隐隐作痛。”三溪心下正嘀咕,殊不知话音刚落,鳌拜便腾空而起,从天而降借势一拳轰出,劲风刮脸!“糟糕,大意了!”来不及闪躲,三溪屏起呼吸,运转内息,双臂交叉送前构成盾牌一挡,却也挡不住这一拳,给轰得口吐鲜血,倒飞而去。勉力站起已是面如白纸,气息紊乱。
“溪儿,暂且作息,待为师收服这头凶兽。”
说时迟那时快,张天师步法变换,使上七星步法,罡气外现。三溪跪坐于地,卧盒膝前,将剑盒掀开,取出剑来,除去剑鞘,双手捧与天师。
张天师接剑,口中念念有词:
望苍天,月黑及时雨
听风来,咆哮乱天地
中元洞门邪魔出,荒山风呼鬼嚎吟
黄符水,雌雄剑
斗步移位天罡现
铜钱串,墨斗起,阴阳调和龙虎行
九霄神雷,听吾号令
三清祖师,急急律令
荡平万鬼世间情,扫合八方天地令
顿时天空中乌云密布,雷蛇狂舞,仿佛在酝酿着一场恐怖雷暴。天师右手持剑,左手食、中二指合拢于剑身一抹而过,随后剑指雷云,一道贯彻天地,誓要洗涤世间一切污秽的紫色天雷劈将而来,雷光中的天师,恍如天神降临,祖师显灵。
那剑却不是凡剑:
三十三天瑶池外,万年寒载玄冰铁。
三昧真火炉中锻,六丁六甲来锤炼。
更有天庭神金添,吴刚伐树来助编。
金银童子芭蕉扇,炼丹神炉火金莲。
七七四十九天成,霞光万道神兵现。
能长能短善降妖,三五斩邪雌雄剑。
老君赐来创五斗,自此流传天师道。
今番斩妖降魔故,不堕神兵威名前。
那铜甲尸鳌拜似乎感受到天怒的压力,劲气如数外放,顿时飞沙走石,其势若狂,脚下一蹬双拳齐出携惊涛骇浪之势眨眼间轰至天师。张天师怒喝一声:“妖孽受死!”三五斩邪雌雄剑剑似游鸿,紫光喷薄而出,挥手间天雷滚滚,只是一招便将鳌拜连同其身后山坡尽数化为齑粉,不复存在。
吞下一颗龙虎金丹后,盘地打坐运息,稍稍恢复些许元气后三溪起身作辑:“是徒儿大意了,给这鳌拜击伤,劳累师傅出手!”“后生狂妄,太过轻敌!这鳌拜生前便号称满洲第一勇士,死后化为铜甲尸,其势不知增几何。若是全力以赴,尚可一搏,临阵疏忽大意,是在拿性命在玩笑!”“好了,此间事了,带你回山疗伤。回去给我面壁思过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只有精进修为坚定意志方能洗涤邪恶!”
这一战声势骇人,早已惊动今村。人人尽皆惶恐不安,徘徊不前。待得天明后,村长派遣几名年轻力壮之士前去乱葬岗查勘。昔日的小山坡已然消失,地上空留约方圆三丈的坑,坑内竖有一旗,上面的白布似乎有字:妖物已除,尔等放心!两位道长却已是不知何处去也!